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案第2页

  来把握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适当联系古代农业、手工业,说明古代经济的发展也包括商业的繁荣,理解商业在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里的次要地位。

  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我们今天的时代相隔太远,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学习时应注意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学习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从学习中要注意吸取中国古代商业政策的经验和教训。

  4.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有关历史文献来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发展情况,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并且主动进行查阅和借助互联网获得更多的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商人"名称的由来,商业发展的表现;早市、夜市、交子的出现;徽商与晋商;市、镇和城市朝贡贸易等概念或商业现象。

  (2)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4)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微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归纳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

  (2)体会宋元商业繁荣产生的影响;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3)通过对海禁和闭关政策等问题的探讨分析,感悟中国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4)感悟徽商与晋商艰苦创业的精神及其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教师围绕"古代商业的发展"这一主题,根据本课内容合理安排,通过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商业发展的表现、商业发展的原因、商业发展的特点四个方面来把握本课的内容。

  一、商业发展概貌

  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师生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朝 代 发 展 情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