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历史知识点汇编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2010届高考历史知识点汇编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5页

2、法兰西共和国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内因:第一: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在这78年间,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和帝制派之间斗争不断。第二: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第三: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第四: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所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相当不易。

  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3.一票共和: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1941)

a.内容:行政权--总统、7年、连任(两院联席议会选出)

立法权-两院制议会:(众议院-普选、参议院 9年-间选)

内阁-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

b.意义:确立共和政体,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脆弱的德国民主:

1、 德意志的统一:

  三次王朝战争(1864-1871)

   普丹、普奥、普法战争

2、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年--第二帝国

3、《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

  ①、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皇帝(元首):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内阁首脑: 宰相(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②、立法机构--两院制议会:

     联邦议会(上议院)-首相为议长

帝国议会(下议院)-立法权

1、 意义:特点: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

    作用:完成统一、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近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比较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