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
地理:1.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第2页

量较高。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喀斯特地貌

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3、桂林"山水"发育条件

学习重难点:桂林"山水"发育条件

二、学习过程

一、认识卡斯特地貌

阅读教材,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什么是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哪一个?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是哪一种?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水的溶蚀力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喀斯特作用是指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最基本的条件是岩石的可溶性。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是石灰岩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和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有关,岩石空隙和裂隙发育越好,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水的溶蚀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以及水的流动性。)

在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往往会广泛发育。

分别写出溶洞和钟乳石形成的化学方程式。

溶洞的形成:CaCO3+CO2+H2O=Ca(HCO3)2

钟乳石的形成:Ca(HCO3)2CaCO3↓+CO2↑+H2O

溶洞的形成主要是什么作用?(溶蚀作用)

钟乳石的形成又主要体现了哪种作用?(淀积作用)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请同学阅读课本72页的内容,从岩石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生物条件来寻找桂林山水的成因。完成下表

(有下划线部分为学生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