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五课学案(新人教版)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五课学案(新人教版)第5页



材料二

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2006年4月中旬,国务院研究室发布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正在发生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农民工收入以500元~800元居多

报告显示,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元~500元的占29.26%,500元~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

调查当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0%,有15.68%的农民工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在被调查者中,基本能按时领取工资的达47.78%,有时延期和经常延期的比例达35.68%和15.68%。

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在被调查者中,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以内的仅占13.70%,8~9小时的达40.30%,9~10小时和10小时以上的分别占23.48%和22.50%。

针对农民工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针对农民工乱收费、搭车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如在个别地方外来人员居住集中的街道、乡镇,还存在如超标准收取卫生清扫保洁费,擅自收取综合管理费、宣传管理手册工本费等。调查还显示,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个别教育部门擅自抬高免收借读费的申请标准,少数地方农民工培训所需财政资金未能及时到位等。

报告还显示,我国76.4%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而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

请结合材料分析回答:

(1)劳动者就业的意义。

(2)劳动者怎样实现就业?

(3)农民工如何去维权?

分析点拨

(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的生产新的劳动力;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③树立平等就业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3)①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③当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通过合法途径维权。④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命题方向预测

就业乃民生之本,中国人口众多,就业难已成为国人共识,如何扩大就业渠道是2008年高考的重点。备考过程中可以从劳动者、企业、国家各个方面综合思考。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