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第3页

评价 ①利: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弊: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细微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制度,其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但是,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全面认识"福利国家"制度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福利国家思想。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①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

--《福利国家论》

材料二 ②保护国民免于大规模的失业......这必须确定无疑地是国家的职能,就像国家现在保护国民免于来自国外的威胁和来自内部的强盗和暴力的威胁一样。

--《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③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开支。......在各国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却大幅度下降。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讲史料]

(1)①说明了福利制度实施的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

(2)②说明保证就业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

(3)③说明福利开支过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用史料]

(1)据材料一、二回答"福利国家"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请你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2)据材料三,应如何评价"福利国家"制度?

  请你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