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2 警惕不良行为 教案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2 警惕不良行为 教案第3页

  存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不良行为?

  讨论交流:

  你知道这些不良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吗?有什么危害性?

  提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不良习惯累积而成的。

  播放视频--聚焦大学生"掏鸟窝"案:非法捕鸟 大学生获刑十年半

  案例分析:两位大学生为了16只鸟付出了太过惨重的代价。因为日常不良行为的存在,法治意识的淡薄,最终导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性

  小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破坏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危害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尊严。

  学生分组辩论: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案例再现(PPT呈现)

  案例分析(PPT呈现)

  小结: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名言赏析(PPT呈现)

  剖析不良行为,避免或矫治不良行为。(讨论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3、面对不良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和矫治?

  小结:

  *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 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

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