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5.1 我们都是公民》教案1
粤教版  八年级下册《5.1 我们都是公民》教案1第3页

  范围上:公民>人民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

  公民中人民占绝大多数,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属于公民但不属于人民。

  课堂小结:我们是中国公民,祖国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强大后盾,所以我们要有"国家观念"。

  (第二课时)

  ◆教学情景导入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公民"?成为中国公民应具备什么条件?

  2、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吗?

  3、在我国,有没有既是中国公民又是美国公民这样的人呢?

  4、作为中国公民,我们除了要掌握公民的含义外,还必须树立公民意识,对此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二、活动:个案研讨--一个中学生的故事。

  (1)指导学生阅读法律导航的"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内容;

  (2)针对问题思考、与同桌进行研讨交流;

  (3) 提问:你怎样评价这个中学生的行为?

  (4) 请个别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见闻谈谈"青少年公民如何关心国家大事,尽公民义务?"

  (5)教师总结:作为一个新时代公民,应树立国家观念,培养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自己今后参与社会决策和社会生活作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做一个好公民的基本要求:

  (板书)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要有爱国意识)

  材料一:北京学生梁帆,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去荷兰参加会议。一进会场,只见宾馆门前的旗杆上,几十面色彩缤纷的各国国旗迎风招展,但没有看到我国的五星红旗。他震惊了,立即找到会议的组织人员说:"一定要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因为我在这儿!"梁帆的庄严申明受到了重视,五星红旗终于飘扬在宾馆门前的旗杆上。梁帆也受到了外国人的敬畏,被称赞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为什么梁帆被称赞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总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血脉相连、不可分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效忠自己的国家。我们还应该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关心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