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5 第三章第二节 醛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5 第三章第二节 醛 教案第3页

"讨论学习""迁移提高""小结"等设计思路同【方案Ⅰ】。

二、活动建议

【实验3-5】

为使生成的银能很好地附着在试管壁上,可先在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1 min,以除去试管壁上的油污;硝酸银溶液要新配制的,若放置太久或酸性太强实验效果都不佳;氨水要稍过量一点,保证反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配制银氨溶液时,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的过程中,应先产生白色略带棕色的沉淀,然后再继续滴加氨水使沉淀溶解;若溶液始终澄清,则说明药品的浓度、用量有问题,或试剂放置太久不宜再用。

【实验3-6】

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需要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NaOH要大大过量于CuSO4。试剂要用新制的Cu(OH)2,否则Cu(OH)2悬浊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转化为碱式碳酸铜而影响实验效果。

三、问题交流

【学与问1】

乙醛(CH3CHO)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类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因此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因此峰面积较大或峰高较高的是甲基氢原子,反之,是醛基上的氢原子。

【学与问2】

1甲醛氧化后生成的甲酸(HCOOH)还含有醛基,因此在碱性条件下,还能发生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的反应,最终甲醛将被氧化成碳酸(HOCOOH即H2CO3),因此1 mol甲醛相当于含有2 mol醛基,能还原4 mol Ag+或4 mol Cu(OH)2。

2.在无机化学中是通过化合价的变化,或者说是通过原子的电子的得失,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而在有机化学中是以组成中氢原子或氧原子数目的变化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加氧去氢为氧化;去氧加氢为还原。在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转变为乙醇的反应中,乙醛中羰基的碳氧双键断开,每个原子上各连接一个氢原子,属于加氢反应,也是还原反应。

3.结合乙醛的结构特点,从得失氧或得失氢的角度,分析分子中哪些部位易发生反应。乙醛能被氧化生成乙酸,也能被还原生成乙醇,说明乙醛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根据乙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可以确定,乙醛还原性强而氧化性弱。

四、习题参考答案

1.有浅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有红色沉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