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 米洛斯的维纳斯 教案2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 米洛斯的维纳斯 教案2第2页

--庄重典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上。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是浪漫之都,是艺术之都。它有美丽的塞纳河,有经典的艾菲尔铁塔,有绚丽的小区广场,辉煌的红磨坊,有神秘的巴黎圣母院,有璀璨的卢浮宫┄┄在卢浮宫里珍藏了三件镇宫之宝。

(二)学生阅读课文,提出问题。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三)课文探究

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补充总结为以下六个

1、本文谈了一个美学观点, 这个美学观点是什么?

2、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维纳斯失去双臂后,获得了一种抽象的艺术效果,这种抽象的艺术效果是什么?

4、为什么作者不赞成复原双臂?

5、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复原计划,告诉我们你心中完整的维纳斯是什么样的?

6、维纳斯为什么只能失去双臂,不能失去其它部位吗?

这六个问题由学生品读课文,讨论完成。

(四)拓展深入

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清冈卓行并不是残缺美的首创者,我国古代早就有相关的论述。老子云:"大音无声,大象无形。"即是说最大的乐声听来反而无音响, 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形迹。

我国古代绘画中体现了空白艺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如齐白石画虾,他只画虾的动作,而空白处观赏者便想象成了水。空白艺术与残缺美是一脉相承的。

"空白"是虚,物象是实,虚与实辩证地统一于艺术品中。从"空白"的价值意义来看,"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艺术品中的"空白"体现一种"虚灵"的"空间感型",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在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形式中,历来都讲究虚实相间的艺术。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虚实相间的艺术,可展示几幅古画,与学生共同品味。

然后向学生出示两幅作品,《玻璃破碎的瞬间》是一幅摄影作品,一只高脚酒杯破碎的一刹那,蓝色的液体流出来。"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影壁"在顶部特意设计成了残缺。这些都是残缺美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而在文学作品中残缺美是如何表现的?

比如结局离散,人物性格的缺憾都会产生残缺美的效果。《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红楼梦》中黛玉的小心眼,《三国演义》中张飞的粗心等,这些缺点使人物形象更饱满生动,富于个性,真实可信,流传千古。

现在就让我们从艺术中走出来,走到大自然中,月圆月缺,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所以残缺的也是美。

人生是也是不完美的,想想人生中的残缺美是如何创造的。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会想到残疾人:阿炳,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等,然后学生就能够说出他们用意志创造了美。

教师引导升华本课:你认为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或者说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美的?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畅谈心志。

(五)审美练习

中国古代读书方法中有知出知入法,就是要能读进去,也能跳出书中观点的束缚,现在就让学生走出清冈卓行的思维空间,重新审视维纳斯的美。 学生除了残缺美外还可以看出这座雕像的形体美和庄严典的神韵美。用课件展示板书:

1、 完整的艺术美。

1、2、完美的形体美

1、3、古典的神韵美

重点引导学生品味她的神韵美。俄国古典派评论家温克尔曼用这样两句话来赞赏希腊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