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二单元 中外近代的改革 第6课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二单元 中外近代的改革 第6课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1.史料一反映克里木战争后,俄国人认识到了西欧文明的进步。以及自己在反对拿破仑战争后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2.史料二反映亚历山大二世采取多项措施,减少改革阻力,确保改革的进行。

3.史料三高度评价了亚历山大二世所领导的农奴制改革,认为改革推动了俄国向资本主义国家转变,促进近代化。

(1)怎样理解史料一中"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提示:理解: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

(2)据史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为推进改革进程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提示:对策:沙皇政府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的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改革法令规定让农民通过交纳赎金的方式获得自由,以安抚大贵族地主的不满情绪。

(3)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综合以上史料,谈谈你从这场改革中得到的启示。

提示:理由:改革是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军事各方面,实现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改革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权来推行;在保证改革方向的同时,改革过程中要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史论归纳]

1.农奴制改革的特点

(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