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人民选修一讲义: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专题总结(四)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人民选修一讲义: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专题总结(四)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一般有两种情况:

(1)整体适应,部分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这样的局部调整就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

(2)两者从根本上互相矛盾,这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旧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这种根本的改造就相当于革命性的改革,它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因此必然会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斗争更为尖锐。

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

(1)改革是否顺应发展潮流。

(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决反对变法。

【例题】 (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