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5.21《西学东渐》学案(岳麓版必修3)
历史:5.21《西学东渐》学案(岳麓版必修3)第2页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借用西方的物质文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

1.背景:

19世纪60-90年代,西学广泛传入,对中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

2.表现

(1)洋务派: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求富".

(2)顽固派:坚守"___________"的精神提防,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初支持"_______________",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逐渐与洋务派分道扬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起了启蒙作用.

3.评价

(1)体用之争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__________________的层面.

(2)冲击了传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想一想:体用之争的影响有哪些?应该如何全面评价"中体西用"的思想?

w.w.w.302edu.c.o.m

(三)维新思想

1.背景:

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工业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先进人士有关___________知识的增长,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2.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1)康有为:

 ①设立万木草堂,宣传__________的理论。

 ②把__________与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撰写《新学伪经考》和《_________》,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③特点: A.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B.利用____________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合作探究:你怎样评价康有为的"移花接木"法?

(2)梁启超:

 ①积极宣传民权思想,阐述__________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②发表《___________》,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3)谭嗣同: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_________、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