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学案:第一模块 第一章 第六讲 地球的公转(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昼夜长短变化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学案:第一模块 第一章 第六讲 地球的公转(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昼夜长短变化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特点

时间 变化特点 重要节气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图1为夏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图3为冬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分日 图2中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时间)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名师注解]

  【注1】 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

  (1)时间不同: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

  (2)公转轨道上位置不同:近日点位于冬至日以东,远日点位于夏至日以东。

  【联】 黄赤交角相关数据关系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90°-极圈度数。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移动规律:

  

  (2)移动周期: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注2】 春、秋分日的判断

  (1)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进入北半球时经过赤道的点。

  (2)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进入南半球时经过赤道的点。

  (3)顺公转方向按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顺序确定。

【点】 1.昼夜长短的空间对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