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 教案3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 教案3第2页

师:文天祥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作了详细的注解。我们来朗读这个自然段,注意其中文言文特殊的词语和现象。共同来解决一些有疑问 的词语。(生朗读,思考提出了一些重要词语,除,都督缙绅,纾祸会,老师相机解答)

生:形势危机,大兵压境,北兵,就是元军已经在城门外。虎视眈眈,一触即发

师:哪个是城门。

生:是修门,原来楚国的都城的名字,现在指的是城门

师:是什么手法

生:借代。

师:第一段中还有另一个借代手法 。

生:缙绅。注解中说当官的插笏和垂带,就是借代手法。

师:你认为外交努力会成功吗?

生: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也是签定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之类的,

生:割地也不可能,只能让南宋小王朝投降,成为副俘虏。

师:蒙古兵是很残暴的,我们在电视神雕侠侣中已经见识了。据史书记载,蒙古兵西征,攻入莫斯科城,每杀一人割一耳,共割了二十七万只人耳,还有一次大食国开城投降,蒙军屠城七天,将全城八十万居民杀个精光。史称"黄祸"。所以毛泽东曾批评过一代天骄

生: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师:假如你是文天祥,你敢接受这不可能完成任务吗,这明摆着是跳入火坑啊。

生:为了让老百姓保全性命,只能豁出去了。

师:假如你去了,有何目的?

师:;我想我去的时候,万一能把敌人说服,那我就是国家的大功臣了。

生:我可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

师:你的意思要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相信演说的巨大功能。

生:我名义上是出使,实际上去刺探消息。了解敌人的兵力布置情况,

师;就是当侦察兵,我们看看文天祥是怎样考虑的。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来

生: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他要努力一下。

生: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我想可以有点一相情愿。有点文人的天真。

生:更主要是要觇北,归而求救国之道。

师:这样归纳起来有三个原因,这次出行可以纾祸,口舌打动,觇而救国。可以看出文天祥的的品质。

生: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这件事说明了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

生:也说明他是一个很果断的人。

师: 中国的仁人志士有个特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们不管世界变得怎样,总认为人应当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管结果怎样,我活着就要实现我的理想:我心系天下,我要为万民造福。文天祥就是这样的人。

师;到了元营之后,事件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大致尽力了三种变化,谁来说说三种变化。

生:一开始是外交成功,,书上说下颇惊动,不敢小看南宋,是很有希望的,前途一片阳光。

师:遽的意思是

生:立刻,马上

师:它的本义是传递信息的快速的马车。

生:但后来事情出现波澜,元人虽为虎狼之师,也是"上下颇惊动"。但后来出现了奸臣。坏蛋。

师:中国历史上似乎从来就不缺少媚骨奸佞之臣,他们不思国之安危,反而落井下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