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 第1节 原子核的组成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 第1节 原子核的组成 学案第2页

  3.γ射线:呈电中性,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波长很短,在10-10 m以下,它的电离作用更小,但穿透能力更强,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或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三、原子核的组成

  1.质子的发现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获得了质子。

  2.中子的发现

  (1)卢瑟福预言: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另一种粒子,它的质量与质子相同,但是不带电,他把这种粒子叫做中子。

  (2)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Be)原子核获得了中子。

  3.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中子组成,它们统称为核子。

  4.原子核的电荷数(Z)

  等于原子核的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

  5.原子核的质量数(A)

  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总和。

  6.原子核的符号表示

  X,其中X为元素符号,A为原子核的质量数,Z为原子核的电荷数。

  7.同位素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可以直接观察到。(×)

  (2)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的强度可以人工控制。(×)

  (3)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都是自发的现象。(√)

  (4)α射线是由高速运动的氦核组成的,其运行速度接近光速。(×)

  (5)β射线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铅板。(×)

  (6)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是否所有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

  提示: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很少具有放射性。

(2)要判断三种射线是否带电以及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可以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