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必修2浙江专版:第七章 第6节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三维设计人教版必修2浙江专版:第七章 第6节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第3页

  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

  (2)图7­6­4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7­6­4

  [解析] 平衡摩擦力的原理就是在没有拉力的情况下调整斜面倾角,使μ=tan θ,A错;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B错;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能充分利用纸带,由静止释放则后面点测出的动能即等于该过程的动能变化量,便于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探究,故(1)选C。据vB==0.653 m/s,可得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答案] (1)C (2)0.653

  [例2] 用如图7­6­5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筋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匀,后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

  

  图7­6­5

  (1)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________(选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

  (3)若实验做了n次,所用橡皮筋分别为1根、2根...n根,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n,用W表示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作出的W­v2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W与v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为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需利用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需要求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所以应用纸带的后面部分。

(3)"过原点的直线"意味着纵横坐标轴对应的两个量成正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