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第2页

  一、激情导入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的确,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今天,我们要学习以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以下读音。

  

  (3)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4)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2引导读通。

  (1)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2)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3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4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5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6摘抄优美语句

  有条件的同学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7作业:复习词语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

  

  三、深入探究

  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这里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

  2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这句话里的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又写出了雪水的光亮;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

  3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这句话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溪水清澈,倒影婆娑(suō)的溪水,欢快跳跃的鱼儿,飞溅跳动的浪花构成了天山脚下独特的风景

  

板书设计: 小结与反思: 针对本篇略读课文我做到了一课时教学,学生不仅理解深入,而且体会深刻。能做到这样我认为主要问题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看来要让课堂紧凑有效,一定要抓好主要问题,切中要害,由点成线,由点及面,最后回到一个感情体悟的点,让课堂在讨论声中结束是比较理想的。

但也有两点做得不够让我满意。一是学生在抓住重点语句表达的时候,语言组织得不够流畅,用词不够优美。二是学生在朗读技巧的掌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这是我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