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浙江专用):专题四 第3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浙江专用):专题四  第3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第3页

(2)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应用

(1)政治生活: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2)经济生活: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网上购物成为互联网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3)其他: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等,都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混易错] 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各种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

主题 中国近现代传媒的变迁

1.报刊

史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操,遂致力于办报,藉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史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史料解读]

两段史料分别分析了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史料一划线部分"西方列强的入侵""外患之凭陵"说明了外部原因,"清廷之腐败"说明其内部原因;史料二划线部分则强调了报刊业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提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报刊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提示 (1)①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

②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