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教案(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
免费下载《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教案(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页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讲信修睦--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男有分,女有归--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就是孔子早就提出的"大同社会",都是没有阶级压迫,没有战争纷扰,平等自由、安定富足、团结和睦的理想世界。只是陶渊明在表述自己的理想时更含蓄。

(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就是孔子早就提出的"大同社会",都是没有阶级压迫,没有战争纷扰,平等自由、安定富足、团结和睦的理想世界。只是陶渊明在表述自己的理想时更含蓄。

五、迁移创新

(1)教师提供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背景。

孔子是一个心性特别高洁,志向特别幽远,内心情怀特别丰富的人。一天,他参加完鲁国年终的祭祀,有感于鲁国的现状发出了感叹:"唉,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没有赶上,但是我对它们心向往之。"于是就有了文中这番对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描绘。

(2)学生交流:你怎么看待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最好能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谈。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

比较《桃花源记》形成归类记忆,进一步理解有含义的句子

激发学生对孔子"大同"社会的理解,此处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补充,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