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二 第三章 第一讲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学案:模块二 第三章 第一讲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D 2.A 3.B 第1题,水稻生长耗水量较大;材料显示该地"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则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水源充足。第2题,由"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决定"治水"等信息,以及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可判断旱涝灾害是最大制约因素。注意"历史悠久"说明种植经验丰富,山东人口密度大而劳动力丰富,水稻对机械化要求不高。第3题,"县委县政府决定"体现了政策因素;"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目前排灌设施齐全",体现了兴修水利;故B正确。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4~6题。

  

  4.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5.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6.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