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案1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案1第2页

  新课程下,地理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到课程标准,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不同的学习需要,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材料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探究。

2、案例教学法。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许多事例数据,教学中应根据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3、讨论式教学法。不少环境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通过讨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自由发言,为环境问题献计献策。

  三、学法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体现新教学理念,学生为学习主体,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探究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不是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活动,可利用一些环境问题案例等对环境问题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在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问题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分类整理归纳,讨论、解决问题.

导入新课:利用课文"探索":"地球有什么委屈、不幸与悲哀?"教师提出问题:卡斯特为什么说有一个物种正在灭亡,那就是人类?导入新课。 新课设计:

要求几位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列举一些环境问题,学生讨论,分析这些问题,哪些是日益严重的全球及区域性环境问题?多媒体显示图片"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指出本节课重点学习:"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和酸雨"三个具有全球性环境问题。一、全球气候变暖

师生互动: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问什么是温室效应?其原理是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显示课本图4-1-2)得出: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一步说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加的趋势与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一致(显示图4-1-3全球气温变化曲线).

列举一些数据说明:科学家通过分析,19世纪后期以来的全球气象观测资料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