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学案:模块二 专题十 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学案:模块二 专题十 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解析:选D 该学者一方面看到了斯大林模式设立的目的是尽快地实现工业化,另一个方面也认识到斯大林模式虽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最终却实现了工业化,从两个方面看问题,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故选D项。A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B项说的是列宁时期的政策;C项是斯大林之后的改革。

  3.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辞职下台后曾自豪地说:"也许我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一件--那就是,他们只需要投票就能让我下台,而斯大林则会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但舆论却认为其在位期间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

  A.并未冲破原有模式 B.无从改善政治环境

  C.疏于解除思想禁锢 D.鲜有触及经济领域

  解析:选A 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信息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故本题应选A项。

  4.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

  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解析:选A 题干中的制度奖勤罚懒,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时期全国包括农村都是单一的公有制,故B项错误;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农业领域的经济刺激手段,故D项错误。

  5.1993年苏联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谈道:"经济方面的改革,如果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方面改革,应该就是最有效,最快速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途径,那就要好得多。"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冲破了斯大林模式

  B.选择的突破口不够准确

  C.轻视政治结构改革

  D.注重经济比例的协调发展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当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未从农业和轻工业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