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必修5语文学案:3.10 谈中国诗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必修5语文学案:3.10 谈中国诗第2页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这一问题,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了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全文就这么几个字,但已经把作者的根本观点和原则交待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与综合。

  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诗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又从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看出了他们的一致之处。

  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

  (1)精髓(suǐ)        (2)羡妒(dù)

  (3)梵文(fàn) (4)轻鸢(yuān)

  (5)悠远(yōu) (6)颦蹙(pín cù)

  (7)犬吠(fèi) (8)逍遥(xiāo)

  (9)卓然(zhuó) (10)咻咻然(xiū)

  语境辨析法

  很多人之所以深陷失败的牢笼(lónɡ)不能自拔,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目标或人生目标太笼(lǒnɡ)统。

  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居高临远:站得高,看得远。

  (2)一蹴而至: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3)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申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必宰杀禽兽招待他们。后指经常见到的事物就不感到新鲜。

  (4)空中楼阁:建筑在半空中的楼阁,即海市蜃楼。比喻脱离实际,没有基础,虚无缥缈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