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选修3-4同步讲义:第十七章 3 粒子的波动性
2018年人教版选修3-4同步讲义:第十七章 3  粒子的波动性第2页

代表

人物 牛顿 惠更斯 麦克斯韦 爱因

斯坦 实验

依据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光的干涉、衍射 能在真空中传播,是横波,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光既有波动现象,又有粒子特征 内容

要点 光是一群弹性粒子 光是一种机械波 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是由一份一份光子组成的 光是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1.

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1)能量:ε=hν.

(2)动量:p=.

3.意义:能量ε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和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因此ε=hν和p=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 )

(2)光子数量越大,其粒子性越明显.( × )

(3)光具有粒子性,但光子又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 √ )

(4)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 )

二、物质波

[导学探究] 德布罗意认为任何运动着的物体均具有波动性,可是我们观察运动着的汽车,并未感觉到它的波动性,你如何理解该问题?

答案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特殊规律,一切微观粒子都存在波动性,宏观物体(汽车)也存在波动性,只是因为宏观物体质量大,动量大,波长短,难以观测.

[知识梳理] 对物质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