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课时 学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1课时  学案第2页

3.物体带电

(1)实质:电子发生转移,电子数与质子数不变.

(2)结果: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1.静电的应用

(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利用静电力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或分布.

(2)应用:静电应用有激光打印、静电喷雾、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2.静电的防护

(1)静电危害产生原因:静电力和静电火花.

(2)防护方法:尽快把静电导走,如印刷车间内保持适当的湿度,传送带上镀银,油罐车车尾拖地铁链等.

[基础自测]

1.思考判断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一导体靠近带正电的物体,其靠近端带负电.(√)

(3)带电体靠近导体,导体感应起电,拿走带电体,导体仍然带电.(×)

[提示] 拿走带电体,原来感应的电荷重新中和,导体不带电.

(4)两个物体之间或物体的各部分之间能转移的是电子和正电荷.(×)

[提示] 转移的是电子.

(5)电荷的中和现象实质是正、负电荷的结合过程.(√)

(6)在电荷转移和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对整个系统而言,电荷是守恒的.(√)

(7)室内栽花种草可有效防止静电.(√)

(8)家用电器上的接地线能防止静电危害.(√)

2.如图1­1­2所示,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起电的过程中(  )

【导学号:46242000】

图1­1­2

A.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B.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C.玻璃棒得到电子带正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