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上册1-13课知识清单
教科版《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上册1-13课知识清单第3页

 由于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并不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更不等于特殊的个人利益,不可能总是将每一个人特殊的个体利益一一涵盖其中,因此,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5、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矛盾)的表现

①个体利益--公共利益对立。

②单位或集团的利益--公共利益的冲突。

6、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什么?

①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 。(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

②优先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

③重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因为对合理的个人利益的有效和实现,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民主与文明。)

7、在现代社会,公共利益应该符合哪些标准呢?

①合理合法性。②公共受益性。③公平补偿性。④公开参与性。

第6课 公共利益的维护

1、在社会生活中,公共利益不能自动实现,它需要所有社会成员来共同来维护。大至社会组织,小到每一个人,都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

公共利益不能自动实现,它的实现需要:①道德的约束;②法律的调节;③制度的保障。

2、政府的职责:

①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

②在突发事件前,组织各种资源、聚集各方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

③各国政府在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国际文化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3、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反映了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能力,也体现了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

4、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方式(手段)

  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行政管理的方式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

  依法行政是政府执政为民、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

5、非政府组织的努力

非政府组织的性质:非政府的、非营利的、带有志愿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是一种道义性、公益性的社会力量。

作用:①非政府组织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谋求经济公平和社会正义,维护整个社会整 体利益

   ③它们的工作,影响着社会的决策,引导和改变着社会舆论和公众行为。

6、其他社会组织(学校、医院、工厂、银行、商店等)依据法律、规章制度和道德的要求发挥相应的社会功能就是维护公共利益。

7、公共生活中,每个人的责任?

①履行分内的职责是维护公共利益。(职业责任)

②培养社会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

③培养关怀他人、心系社会的情怀。

④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8、社会公德是应当遵循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底线。

9、在公共生活中,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①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 ,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

② 我们要有服务社会的意愿,也要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

③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第七课 走进网络空间1、网络学习的特征

①共享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②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③突破了传统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2、但是网络学习短期内不可能取代传统的、面对面的学习,也许越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越需要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共同的生活、交流和合作。将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结合起来,形成所谓的混合学习,也许是更好的学习方式。

3、参与网络活动的方式?

网络学习、网络交往、网络娱乐、网络购物

4、网络学习的作用

①网络学习可以使我们迅速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接触更为广泛的学习资源。还可以更好地开展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②网络学习使全世界成为一个巨大的"教室"。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学习。自己也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5、网络交往

含义指通过即时通信、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方式进行的一种虚拟的交往形式

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1)利:①方便通讯联络,节约时间和通讯费用。②增进友谊,扩大交际面。

③获取所需信息和免费资料,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

④适当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

(2)弊:如果过度沉迷于网络交往会:

①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健康成长;

②使得青少年脱离现实,妨碍学习的进步,以致于荒废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