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上册1-13课知识清单
教科版《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上册1-13课知识清单第2页

13、小团体主义:是一切以自己的小团体利益为中心,将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与集体利益之上,不顾大集体的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 小团体主义就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

第三课 集体靠大家

1、我们是班级和学校集体的一员,是班级和学校的主人,主动承担责任,是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建设优秀集体最好的方法。

2、主人翁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来的。

3、对班干部的理解

①优秀的班干部是集体组织性与纪律性的保障。拥有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不小的责任。

②个人的荣誉和权利来自集体,个人权利也来自集体。每一个班干部的职位源于班集体工作的需要,承担着不同职能的集体岗位,是集体中的"公仆"。

③班干部管人的目的调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班集体得到更好发展。

4、为什么要培养主人翁意识?(②③是缺乏主人翁意识的危害)

①主人翁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只有从小做小集体的主人,将来才能承担社会公民的责任。

②我们在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而且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③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不为集体出力,那么每个人的利益最终都将受到损害。

5、当我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集体的时候,我们就会把集体的事情放在心上,就会把集体的利益看得很重,也就会自觉承担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

6、承担责任的利与弊

付出的代价:花费很多的时间,付出很多的精力,甚至耽误学习

收获:① 有利于集体、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②锻炼个人的意志品,培养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提高处理事务的能力。

   ③如果能够合理安排时间,还有利于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7、在班集体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我们应该怎样为集体做贡献?)

①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为班级争光。 ②与同学相处要互相谦让,互相关心。

③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④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第4课 共同的需要

1、身边的公共利益: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教育事业和公共卫生事业。

2、公共场所

含义:人们交往互动的公共生活空间,它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或集团,大家都可以出入、停留和使用。

范围:博物馆、商场、公园、影剧院、车站、码头、展览会和贸易集市等

3、公共设施是指政府、有关组织或个人设置或管理以供公众使用的设施。

范围:公共汽车、公路、电线、光缆以及农田水利等。

目的:是直接造福与人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而不是谋求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私利。

政府是公共设施主要提供者。

4、公共场所与公共设施的作用?

①各种公共场所与基础性公共设施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为人们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②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直接造福与人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而不是谋求个人或群体的私利。

5、公共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公共事业,它对于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公共卫生事业是提高人口素质和生命质量的保证。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7、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人类公共安全、国际经济、人类文化和公共环境和资源。

8、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的作用?

①人类公共安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国际经济:规范的世界性贸易市场经济为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各种制度性的保障;

③人类文化: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则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④公共环境和资源:自然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与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紧密相连。

9、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公共利益?

①我们共享、利用和开发各种资源,共同维护生态平衡,这一切使我们获得了生存的可能;

②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③教育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使我们获得了平等的发展机会;

④稳固的国防和公共安全让我们的生活和谐安宁;

10、公共利益的主要特点?共享性;不可分性;层次性;

第5课 公私之间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②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它们有时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③在冲突面前,优先考虑公共利益,依法保护个人的正当权益。

2、为什么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赖、和谐共生?

①公共利益由个人利益组成。

②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③公共利益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

3、税收的作用

①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是支撑国家建设的资金保障,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③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