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琵琶行 并序 课件 (42张)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琵琶行 并序   课件 (42张)第4页

 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和左赞善大史。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与元稹友谊甚笃,且与之齐名。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