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三下第五单元《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 三下第五单元《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第2页

二、合作探究   1.初步认识面积。

  (1)摸一模,认识面。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2)比一比,知大小。请学生说一说:数学书封面和课桌的桌面比,哪一个面比较大?

  (3)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大小的经验。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

  (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3)为学生提供一个橘子,请学生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

  4.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二、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哪一个面积大。学生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让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激发度量意识。

  请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如果学生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用课件呈现小精灵和提示。)

  

  学生思考:你听懂小精灵的话了吗?如果选一种图形作单位,这个图形可以是什么形状呢?

  (2)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提供小正方形、圆片、三角形若干,尺子、笔,也可以将橡皮制成不同形状的小印章。

  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学具,学生两人一组,可以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也可以在长方形中画格子,还可以用小印章在长方形中通过盖章的方式进行度量。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

  

  

  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

  ①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②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加以体会:一是正方形能铺满(密铺)所测图形;二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