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017部编版)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017部编版)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第3页

  朗读,一是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不能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应该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二是要求读出感情。如,读出渔人发现桃源时的"异",桃源人见渔人时的"大惊",听渔人介绍后的"叹惋"。

  (朗读前的指导十分重要。这里,对朗读课文应掌握的节奏、感情作了提示。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在朗读时去体会、去感悟。)

  2、学生朗读:(略)

  三、把握整体、分析结构

  1、学生先对照注释阅读课文,阅读时正音正字;再全班朗读

  髫tiáo 诣yì 骥jì 豁huò然 俨yǎn然 阡qīan陌mò

  2、讨论:文章以时间为序,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课文可分为哪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屏幕展示:

  故事的开端:发现桃林--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1段第一部分)

  故事的发展:进访桃源--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3段第二部分)

  故事的结局和尾声:离开、再寻--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4-5段第三部分)

  四、提问朗读,重点分析

  1、学习第一部分

  (1)、提问朗读: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