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一上 6-10的加减法 教案
人教版(新) 一上  6-10的加减法 教案第3页



《6和7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听了任老师执教《6和7的认识》我感触很深,许多地任是值得我学习的,整节课自始自终围绕着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1.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

一提"数学"二字,人们总是认为数学最贴近我们的就是计算,却忽略了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激发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因。首先就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就设计了"6个圆、7个三角形代表什么",在生活中还可以代表什么,使学生不仅认识6、7这两个数还体验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数,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了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帮助学生学数学,并不需我们刻意去设计,例如本课中,教材就利用了一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教师先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的同时,也注重生活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此外,任老师还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利用摆图形6个三角形和7个正任形,分别摆出这些数,再强化数的大小比较等任式,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课堂上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思,体验探索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