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
湘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第3页

  3、丽:美好,艳丽。

  4、泥融:泥土解冻,变得温软。

  5、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诗意】

  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唐朝著名诗人,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其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其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赏析】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慵可爱。燕子是候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