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英雄于连》说课稿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英雄于连》说课稿第4页

"怎么办?"使读者的心悬了起来。情势危机,刻不容缓。小于连在刹那间想了四个办法:人下去--踩灭导火线;找长捧--敲灭火花;找水--浇灭火花;喊人--帮助救险。但这些办法都不符合实际情况。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尿把导火线的火花浇灭了",办法如此简单,却轻松地化解了城毁人亡的险情。

 为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我引导他们继续讨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是你,在当时的情况下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你认为于连的办法好在哪儿?通过反复的朗读、讨论、体会于连的勇敢和机智,感悟于连为保护城市临危不惧,这正是英雄本色!而更为难得的是遇到紧急情况他能积极动脑、办法巧妙,真可为智勇双全。

  为了表彰于连,比利时的人民在离广场不远的街口为他塑造了一座铜像。你能想象一下这座铜像是什么样的吗?先让学生自由想像铜像的样子,然后课件出示铜像,让他们说说看到铜像后的感受,并让他们看着铜像的样子理解"栩栩如生"的含义,巧妙地突破了难点。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把文本语言想像成形象的画面,发散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拓展延伸,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联系文本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本课训练的重点。为激发学生有兴趣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充分内化、吸收,达到情感的升华。

我是分三步进行的:

l、课件出示:人们瞻仰于连铜像的情景)这尊铜像定格了于连智勇救硷的英雄形象,如果你在电视上、报刊上或在其它什么地方见到这座铜像,你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