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学设计第3页

  (师)周王通过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地方扩散的控制网络。

  教师提问:周王的分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指导学生讨论回答,认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含义。

  (师)分封制能保证周王对广大疆域的统治永远牢固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交通不便,诸侯国与周王室之间有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诸侯一方面与周王室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一方面在自己的封国地区形成了强大的区域性的政治经济中心,不甘心居于人下,因此,日后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状态的出现。

  情景再现--学生课本剧表演2分钟场景:

  (1)周王分封嫡长子;场景

  (2)周王分封其余诸子;场景

  (3)周王分封功臣;场景

  (4)周王分封异姓贵族;对话主要内容-周王分封、受封者表示效忠。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学生思路,指出日后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即春秋战国时期。

  (师)在分封制严密的等级制度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请看下一幕,当时的社会结构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部分构成的。

3、贵族、平民与奴隶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试绘制夏商西周的社会结构示意图。

  统治阶级   贵族:包括诸侯、卿大夫、士   担任各级官员,以剥削平民奴隶为生,仅从事脑力劳动,不从事体力劳动。   被统治阶级   平民:指"众"、"民"、"庶人"、"农夫"等   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有人身自由,拥有一些私有财产,"犯罪或负债会沦为奴隶"      奴隶:来自战俘、触犯刑法的罪徒等   无人身自由,被杀死,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为死去的贵族殉葬P28材料   西周时期,谁是贵族,谁是平民和奴隶,在当时的奴隶制社会,是一出生就决定了的,根据血缘来决定的。

  (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描述他们的生活及自己的感受。

  (生):奴隶社会中贵族残酷剥削、压迫平民和奴隶,贵族是统治阶级,奴隶和平民是被统治阶级,奴隶和平民过着悲惨的生活,但也是平民和奴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4、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