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作业第1页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指洛阳地区),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编自《洛阳伽蓝记》

(1)根据材料一,判断"魏主"是谁。他有何意愿?

(2)材料二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象?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思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魏主"表达了从平城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实现霸业的意愿,由此可判断应为北魏孝文帝。第(2)问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迁都洛阳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发展,使之出现"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的局面。

参考答案:(1)孝文帝。意愿:迁都洛阳,便于移风易俗,实现霸业。

  (2)现象:北方经济、文化从战乱中得到恢复和发展。

  内在联系: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乖乖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

材料二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仁宇观点的理解。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第(1)问,从材料一可知,北魏孝文帝采取"迂回"手段进行改革,即北魏孝文帝注重改革策略。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迁都洛阳即是这一策略的最好证明。第(2)问,从"中国再统一"的角度入手,联系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效果进行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1)注重改革策略。迁都洛阳。

  (2)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摈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

  --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