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1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作业2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1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作业2第1页

专题一 课题3 

  一、选择题

  1.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的是( A )

  A.氢氧化铝乳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镉溶液 D.氯化钡溶液

  [解析] 氢氧化铝乳液能吸附滤液中的色素,使滤液无色透明。

  2.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 A )

  A.马上密闭,保持30~40℃ B.一直通风,不封闭,保持30~40℃

  C.先通风后密闭,保持30~40℃ D.马上密闭,保持60℃以上

  [解析] 泡菜坛密闭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在30~40℃,乳酸菌繁殖较快。

  3.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

  B.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

  D.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解析] 亚硝酸盐的显色反应是指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物质。所以它们的理化性质均发生了改变。

  4.泡菜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他菌的生长,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以上体现出的生物关系依次是( B )

  A.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竞争

  B.种内互助、种间竞争、种内斗争

  C.种内斗争、种间竞争、种内互助

  D.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解析] 泡菜腌制初期,乳酸菌和其他杂菌并存,数量相对较少,这时乳酸菌之间存在种内互助,以抑制杂菌的生长,而和其他杂菌的关系是种间竞争,但是到发酵后期,其他杂菌被杀灭,大量乳酸菌繁殖,由于营养物质和空间资源有限,所以乳酸菌之间又转化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