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三课时作业 4.2 种群的增长方式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三课时作业  4.2 种群的增长方式第1页

4.2 种群的增长方式

目标导航 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2.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

一、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动态变化

了解在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____________规律。学习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酵母菌细胞计数的操作方法,学习__________的使用方法,找出酵母菌细胞数量变化与其________之间的关系。

二、指数增长

在资源无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式增长。指数增长的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________,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________,又称________形增长。

三、逻辑斯谛增长

1.概念:是在资源有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又称为______形增长。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限制。

2.逻辑斯谛增长的特点是:种群起始呈________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便开始减速增长,到________值时便停止增长或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应用

1.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2.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Ⅰ Ⅱ Ⅲ 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形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