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 作业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 作业第1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种群数量的变化

   (满分50分 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①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②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③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④提出合理的假设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解析:选B 建立数学模型的大致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第二,提出合理的假设;第三,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第四,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表示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研究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的增长速率可预测其K值

  解析:选B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当地环境可能不适宜其生长繁殖。呈"S"型增长的种群,其增长速率最大值一般出现在K/2时,只要统计此时的种群密度就可预算出K值。

  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解析:选C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时,将盖玻片放在计数板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到计数板小方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