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五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业2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五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业2第1页

  

  

  [随堂检测]

  

  1.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大力倡导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并使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兴办半工半读学校的热潮。该热潮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十年 D.改革开放新时期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1958年5月30日,时任主席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实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所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2.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姓名 张卫红 推荐评语 性别 男 出身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二十多年 年龄 35岁 家庭出身 贫农 文化程度 小学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C."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革"后恢复高考

  解析:选C。从材料提供的信息看,此人出身贫农,小学文化程度,能上大学,说明这是"文革"时期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结果。

  3.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解析:选C。"群众推荐制度"是看谁家庭成分好,这一制度有很大的弊端。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是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促进了教育春天的到来,也是"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

  4.新中国成立后十几年间,我国初步形成了国民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包括(  )

  ①学前教育 ②大中小学教育 ③成人教育 ④全日制教育 ⑤半工半读和业余教育

  A.①②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①②③④⑤内容都属于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范畴。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首先开设英文馆,并随对外交往形势的发展和洋务运动的深入,增设其他语种和近代西学课程,逐渐由一所外语学校发展成集外语和近代科学于一体的技术学校,其英语教学是我国近代外语教学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