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5.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5.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业第1页

课时训练15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14天津文综)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答案:B

2.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

解析:本题的限制词是"主要"。1950-1957年社会主义制度逐渐建立,推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因此D项是最主要的原因。人们重视健康和教育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本身是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的表现,故B项不符合题意。1950-1957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时期,不是"完善"时期,故C项表述错误。

答案:D

3.通过观察下图可知,促使1978-2008年小学、初中入学率跃升的关键因素是(  )

A."教育革命"的进行

B.《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C.扫盲教育的开展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解析: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因此1978~2008年小学、初中入学率的迅速提高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密切相关。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