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十四校(湖南省长郡中学)、(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等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
湘赣十四校(湖南省长郡中学)、(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等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第1页

2019届湘赣·十四校高三联考第二次考试

语文

由长郡中学;衡阳八中;永州市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州民中;九江市一中;

石门一中;澧县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市二中;麓山国际;江西南昌二中联合命题

炎德文化审校、制作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考试时间:2019年4月6日 9:00~11:3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应该是生活的"随从"而不是"主人"。无数事实证明,文学越是主动贴近生活,生活就越是青睐文学。反之,文学越是自我封闭、高高在上,生活也就越是要抽身离去。这就是"文学边缘化"的内在根源。我们不要假定存在一个"文学中心化"的时代,也不要把"边缘化"的责任推给文学之外,而应该更多地从文学自身查找原因。从这个角度看,不是文学自身的所谓艺术性出了问题,也不是现实生活失去了艺术性呈现的价值,而是文学形式与当下精神生活出现了脱轨。这种脱轨,首先表现在我们对西方的现代文学表现手法过于依赖。如何摆脱它,是值得探讨的。对于西方的现代文学手法和观念,我们经历了抵制、怀疑、接受、模仿等阶段,现在应该进入反思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量西方思想文化与艺术作品的涌入,新的文化启蒙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文学界对于机械现实主义展开了反思,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了启蒙一代新的写作资源。形成于8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观,逐渐成为当代精英文学最重要的文学观念,绝大多数作家都成了这种观念的拥趸。

  如今,随着"50后"与"60后"作家文学地位的确立,他们信奉的现代主义文学观也被上了神殿。"50后"的作家,拥有充分的前现代乡土经验与纵深的历史感,当西方的创作方法涌入的时候,他们可以中西合璧,融通两种经验为一体,并保持中国经验的独特性。而"70后"及更年轻的作家,普遍感受到的都是全球化潮流之下的现代经验,一种很大程度上与西方同质的生活。在这样的经验背景之下,继续沿用前代作家的资源,因袭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忽视对于突变的日常经验的观察,就极容易失去文学表达的本位,失去与时代生活共鸣的能力。

  这种模仿的立场,让作家普遍处于一种"自动虚构"的写作状态,原因在于,他们的形式和经验,多半来自于文学作品,卡夫卡写人变虫的变形异闻,我便写人变鱼的无解小说。这种叙事技巧与叙事风格上的模仿,确实能够帮助作家迅速找准观察世界、表达世界的手段,培养对于琐碎的日常生活的洞察力,这一点是现代社全写作者需要的,因为现代的真实经验并不是完整、一眼望得见的,而是分散、隐匿在新鲜的生活细节中。但作家"自动虚构"的写作状态,又会误导自己进入"机械复制"的生产状态。

形式方面的学习和模仿并非是坏事,相反,这是所有作家成熟之前的必经之路。但形式模仿必须和精神观念的模仿分开。而现在的情况恰恰是没有分开--作家的思想观念,对世事人生的看法,多半是中空的。当某个经典作家的价值观念打动他的时候,他马上将这个观念改名换姓,填充到自己的脑袋里。比如卡佛笔下的美国人患上被日常琐碎细节围困的"精神过敏症",在一些年轻小说家笔下换汤不换药地再次发作。反观西方这些年通现出来的重要作家,门罗也好,奈保尔也好,石黑一雄也好,他们的观念都根植在自己的异质经验当中,根植在自己对于人类命运的严肃思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