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作业)第1页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这些现象集中出现的背景是

A.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惨败 B. 台湾被日本强行占据

C. 西方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资产阶级具备革命条件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A. 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 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 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 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3.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竞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此转变

A. 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B. 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

C. 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D. 导致了近代军事工业的衰落

4.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书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至清国面有今日之败者......夫取士必由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巨,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摆;文艺乃为繁荣之阶梯耳,岂是济夫实效?"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B. 需要引进自然科学

C. 应积极向日本学习 D. 军官素质有待提高

5.在鸦片战争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买办"被视为洋商之奴,唯知奔走奉命,为世人所不齿。19世纪末20世纪初,"买办"却成为许多留学生和下台的外交官员的首选职业,连不少政界名流都争相与他们交往。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

A.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B. 买办在中外贸易中的作用增强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 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6.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C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A. A B. B C. C D. D

7.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B.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C.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D. 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8.北洋水师的英国教官琅威理"终日料理船事,刻不自暇自逸",水师中有"不怕丁军门(提督丁汝昌),就怕琅副将"的说法,官兵处处与这位严苛的教官作对,琅威理被迫辞职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