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作业)第2页

此后,北洋水师"晚间住岸者,一船其半"。由此可见

A. 北洋官兵自觉维护主权 B. 英国侵略势力受到一定遏制

C. 北洋水师已经实现西化 D. 社会环境制约近代海军发展

9.德华银行1889年成立于上海,由德国十三家大银行联合投资组成,在成立后的二十年中,先后在中国各地设分行二十所。下图为该银行在中国发行的纸币。这一状况说明

     

A. 其目的是为中国工业近代化提供资金 B. 成为德国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重要手段

C. 标志着德华银行在华重心转移到北京 D. 表明当时的清政府通行银本位

10.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某学者称:"中国几千年来未有真正之外交机构,却在外来屈辱中实现了外交的真正转型。"这一转型指的是

A. 清政府被迫划定租借 B.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12.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B.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C. 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D.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13.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这表明清政府

A. 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 B. 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

C. 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 D. 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

14.慎终追远是汉人社会的核心价值,台湾人也供奉祖先牌位,按时祭祀。但在某个时期,为了避免违反统治者的命令,必须设法将祖宗牌位藏起来。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何时A.1835年 B.1886年 C.1912年 D.1943年

15.下表为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补注:日本在1920年达4278家,1928年达8926家)。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