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科版必修三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作业
2018-2019学年浙科版必修三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作业第1页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出现

B.一些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富营养化作用积累到人体内,从而使人患病

C.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农田会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D.生活污水及化肥厂废水排入海中,会导致赤潮现象

【答案】B

【解析】重金属等物质不易分解,会通过富集作用积累到人体内;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等现象。

2.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D.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经济作物的正常生长

【答案】C

【解析】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大量引进外来物种都可能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进而对生物的多样性造成破坏,A、B项错误;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项正确;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经济作物的正常生长,会造成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项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3个易错点

(1)从不同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基因(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体现生物多样性)

(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3)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