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作业
2019-2020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作业第2页

  4.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离子半径:Na+>Mg2+>Al3+

  D.离子的氧化性:Na+

  答案 A

  解析 Na、Mg、Al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故A错误,B、D正确;Na+、Mg2+、Al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C正确。

  5.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钾和钠之间,则下列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  )

  A.钡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

  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

  C.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

  答案 B

  解析 由于金属活动性:K>Ba>Na,故金属钡与水剧烈反应:Ba+2H2O===Ba(OH)2+H2↑,则A、C、D三项不正确。

  6.能够说明元素A的非金属性比元素B的非金属性强的理由是(  )

  A.A、B两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半径A>B

  B.通常条件下,元素A的单质是气态,元素B的单质是固态

  C.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分解温度高

  D.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答案 C

  解析 A项,A、B电子层数相同且原子半径:A>B,说明得电子能力:B>A,即非金属性:B>A,错误;B项,单质的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于判断非金属性强弱;C项,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B,则非金属性:A>B;D项,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7.可以说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弱的是(  )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的大 ②HClO的氧化性比H2SO4的强 ③HCl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