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省制是元朝的,故B、C、D错误。

点睛:根据关键信息"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联系秦朝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即可。

6.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 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 从分封制到郡国制

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 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

商鞅变法中,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的措施,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对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出现王国威胁中央集权问题,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故选B。A属于经济,C属于思想,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D。

7.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A.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 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 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

D. 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由材料关键信息"决策机关"、"政务机关",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中外朝"制度的推行,其目的就是要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错误,秦朝郡县制的推行官僚政治已经形成;C项"避免"一词错误。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中外朝"

8.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