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作业)第2页

  C.婚姻成为控制同姓诸侯国的主要手段

  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说法不符史实;题干材料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被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分析,该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根据材料"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可知反映的是宗法制。"核心内容"根据所学回答即可。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2)材料二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二,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根据材料"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可知"封建"是指周朝分封制,即封邦建国的意思。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的独立性,造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周王室日益衰亡。

   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

  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