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首发》辽宁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302edu首发》辽宁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戊戌变法后 《民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D.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

7.(2018云南省玉溪市一中)1916年,严复在《畴人》诗中说:"孔门说人性,愚智都三科;其才可为善,著论先孟轲......日去禽兽远,用礼能贵和。人皆得分愿,后舞间前歌。自由复平等,一一如卢梭。所忧天演涂,争竟犹干戈。藉云适者存,所伤亦已多。"据此诗可知,严复

A.抨击儒学阻碍了社会近代化

B.批判进化论在社会中的运用

C.肯定了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

D.在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

8.(2018宁阳四中月考)晚清时期,黄遵宪的诗不仅广泛展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还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曾朴的《孽海花》大胆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章炳麟昀《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倡言民族、民主革命。这反映了

A.民国政府推行言论自由政策

B.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近代国人民主意识日益提升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

9.(2019长郡中学月考)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

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

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

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

D.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

10.(2018高考模拟)有人曾对《东方杂志》1915-1921年开设的"法令"栏目公布的法规统计如下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合计 公布法令、条例数目 150 55 34 51 39 40 22 391 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

A.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

B.军阀统治出现政治认同危机

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D.参加一战降低了人民参政的兴趣

11.(2017高考海南卷)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12.(2018大庆实验中学月考)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著文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地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这些主张

A.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

B.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

C.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

D.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

13.(2018高考仿真卷)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

B.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

C.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

D.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

14.(2018临川二中月考)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