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A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错误;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结果DNA和蛋白质都具有放射性,即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具有放射性,因而无法判断,C错误;DNA的特征元素是P,蛋白质外壳的特征元素是S,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来确定是何种物质进行细菌内,因此,实验过程中,一组用32P标记噬菌体DNA,另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步骤和结论,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如下实验:①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 沉淀物、沉淀物 B. 上清液、上清液

C. 上清液、沉淀物 D. 沉淀物、上清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可确定,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注入到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此离心时,细菌沉在底部,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故本题选C。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标记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8.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