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作业(1)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作业(1)第2页

B.推动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近代化进程

C.标志着中国南船北马运输时代的结束

D.开启了中国自主发展交通事业的时代

解析两者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水运和铁路运输的发展,其共同的时代意义是推动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近代化进程。

答案B

5.张謇为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发誓一定要亲自乘坐一次在中国政府自己修筑的铁路上奔驰的火车,他的愿望最早可实现于(  )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解析中国人自己修建铁路是从19世纪80年代初修建唐胥铁路开始的。

答案B

6."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

A.电话 B.电报

C.邮寄信件 D.火车

解析由关键信息"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即可判断B项正确。

答案B

7.右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一页插图,由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运用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此教科书由中华民国组织发行

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解析由图中人物外表特征可判断这一时期是清末,而手拿电话进行通信,可以判断近代科学技术成果已经在中国得到应用,故A项正确。

答案A

8.导学号113740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今日不讲民生主义则已,欲讲民生主义,当先防异日大铁道公司之弊。欲免此弊,须使铁路归国家公有,以杀其势。此国有政策合与民生主义者一也。......路归国有,利在个人。路归国有,利在国家。在个人为私利,在国家为公利。......世界大势,是由水运而趋陆运。故欧美列邦,路线密若蛛网。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盖国势随路线而